园林艺术
构思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也是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景观设计是一种多种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与施工,首先要考虑道路交通、水电、市政管网、设施、建筑小品、植物等。景观设计中常以建筑道路铺装为硬件,绿化种植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方法、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比例与尺度是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比例与尺度考虑好了设计出来的东西才具有实用性与审美价值。
1、比例与尺度
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尺度在于是否符合人们的空间行为标准,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广场或空地,尺度要适宜,太大或太小对人的使用和感觉都不好,因此,无论是广场、花园、绿地,或建筑小品、水体,都应依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不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会让人感觉不协调。以人的感觉与活动为目的,恰当确定相关的尺度和比例才能让人感到亲切、舒适。
具体的尺度、比例最好是从实践中得来。如果不在实践中体会,在亲自运用的过程中加以把握,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真正掌握合适的比例和尺度的。比例有两个度向,一是物与空间的比例,二是人与空间的比例。如在一个庭院空间中我们安放点景的山石,多大的比例合适呢?应该照顾到人对山石的视觉把握距离以及空间与山石的体量比值。太小,不足以成为景点;太大,又会变成累赘。总之,尺度和比例的控制,单从图画的方面去考虑是不够的,需要综合分析现场情况。
2.对景与借景
园林景观设计的构景手法很多,比如讲究设计景观的目的、景观的起名、景观的立意、景观的布局景观中的微观处理等,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轴线尽端的不同地方,安排一些相对的、可以互相看到的景物,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就叫对景。对景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亭台、花架等,一目了然;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其布置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将远处的景致借用过来。大到皇家园林,小至街头小品,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要让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古人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如苏州拙政园,全面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3.添景与障景
当一个景观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为的建筑,如没有其他景观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会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小品、乔木作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小品和近处的乔木,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装饰而生动起来。“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是我国古代造园的手法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手法。隔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4.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铺地等很多元素。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将游人引导到公园的中心。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的形式。暗示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的形式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身随景移的感觉。
5.质感与肌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植被和铺地方面。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如花岗石的坚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纹理和细腻,草坪的柔软,树木的挺拔,水体的轻盈。这些不同的材料加以运用和组合,进行有条理的变化,会使景观更有趣味和内涵。
6.渗透和延伸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面变之。使景物融为一体,景观的延伸常引起视觉的扩展。如用铺地的方法,将墙体的材料使用到地面上,将室内的材料使用到室外,互为延伸,产生连续不断的效果。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的延伸、渗透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不会“嘎然而止”,给人良好的空间体验。
7.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的均匀分布等。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如临水栏杆设计成波浪式很有韵律,整个台地都用弧线来装饰,不同的弧线产生了不同的韵律。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只有在了解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更多的专业实践,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学习靠理解、收获靠实践只要综合掌握以上方法并加以接借鉴运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