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
东汉时有一位叫麻姑的仙女据说她曾亲自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至今,与麻姑有关的各种美妙故事仍不断出现在神话传说中。年轻美丽的麻姑虽然只活跃在古老的神话中,但麻姑三次看见沧海变桑田的故事却真实地折射出人类社会变迁的复杂。而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积累起来的雕塑艺术也同样是一个极其漫长渐进的过程。
一般说来,人类有意识地刻凿和涂绘具象或抽象的图形活动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长达200余万年。古代文献资料中就曾有不少关于绘画、书法和工艺美术等创始的记载。
当然,这些说法既不能正确解释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也不能使人相信艺术真的就起源于远古社会的圣贤们。随着近代生物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起源问题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从理论上来说,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是与人类自身的诞生同步的。人类天生地具有对对称、均衡、和谐对比、韵律节奏以及平整光滑等形式美要素的渴求,随着智力的不断发展,他们能够从欣赏和喜爱自己身体的意识出发,从自己身体提供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和发现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东西进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然后在自己的劳动创作中灌注这些审美的意识。于是,从石器到装饰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艺术创作产生了分界线。
鹰尊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以各种陶塑动物居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古代陶制炊具),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的陶鹗鼎等。它们要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比如养猪;要么体现了原始先民们对动物形态性情的理解与浓厚兴趣,例如制作狗形象的陶器;要么表达了对一些威猛动物的崇拜,如鹨(即猫头鹰)形陶鼎等。
与动物造型相比,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相对较少,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始先民们对自身形态、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说明人类已逐渐开始关注自身了。这些人物形象一般以头像居多,刻画的注意力往往放在一个人的外貌和内心世界最为集中最具表现力的地方,如五官,而且极为重视对人物面部神情的表现。典型作品有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的人头形彩陶瓶,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刻女神,辽宁牛河梁泥型女神头像,辽宁喀左东山嘴的女裸陶塑像等。这些人像雕塑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自己认为的祖先偶像的崇拜,也寄托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女神、农业丰收、万物繁育的度诚祝福,代表了原始社会雕塑艺术的高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