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
我国古代的园林是从“、面、园”发展而来的。“画”就是古代人们把野外的蔬菜瓜果集中栽种的地方(说文解字)“种菜日圆”)。“”就是聚养禽兽的地方(说文解字)“面,养禽鲁也”);“”还有“游的功能,在里可观禽鲁于林间、鸟期于树椭、婷戏于水面(《周礼・地宮・人)“游,固之离宫,小苑观处也”)。“园”就是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诗经・郑风・蒋仲子)“所以种树木也”)。
在原始社会,人们依山、石、水、树木、动植物等这些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而形成了特定的群居生态环境,人们生活在原始简朴的自然环境中。到了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了“园”“圃”“面”。周代,周文王建有”灵”,“灵”里有灵台、灵沼。园中草木丛生,但这些植物并不是以观赏为主,而是为禽兽提供生存条件。周文王在“灵面”里狩猎,同时也是欣赏自然之美,提供审美享受的场所,“乐戏,乐此”与民同乐。割草抬柴打猎的人也可以进入其中各取所需。灵台,是对自然山岳崇拜的产物,兼有沟通天人、观象、望仙、条天的功能。灵沼,是养池鱼的地方。可以说,面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会景园。记载中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活动已用人工池沼,构置园林建筑和配置花木等手法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也使上古朴素的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代,在秦的基础上把“上林苑”,发展成为帝王苑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狼外,还要举行朝贺,处理朝政。上林苑基本是由古代的发展而来的。苑中有苑,宫室建筑群成为苑的主体,分区象养动物,栽培各种花、果、树木达3000余种,其规模和内容都相当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人们寄情山水,自然的审美意识开始苏醒。山水田原诗,山水画,山寺名刹的出现,将山水思想推向高潮。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以附庸风雅自居,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
随着佛教的传入,仅建康一地的佛寺多达五百余所,足十余万人。北奉佛教为国教、更是大建佛寺。佛教建筑总的布局由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属的园林部分组成,这与私家庄园的居住部分与园林部分类似。佛寺园林不同于一般帝王贵族的苑圃,寺院丛林已经有了公共园林的性质,庶民百姓都可以到寺院园林中去进香游览。
北魏洛阳的皇家园林,比起当时的私家园林来看,它已具有规模大、华丽的特点,但却没有私家园林富有曲折致、空间多变的特点。魏文帝“以五色石建景阳山于芳林苑,树松竹草木,捕禽鲁以充其中”。吴国的孙皓在南京”大开苑,起土山楼观,功役之费以亿万计”。晋武帝司马炎的“琼园”“灵芝园”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到南朝,梁武帝又重修齐高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北朝在盛乐建“鹿苑”,引附近武川的水注入苑内,周围几十里。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道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便能享受“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隋场帝所修的显仁宫,“周围数百里。课天下诸州,各贡草木花果,奇禽异鲁于其中”。他在洛阳以西建造“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杜丽的一座皇家园林。据(隋书》)记载:“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薬、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罗塔山上”。周围二百里,其规模虽然没有”上林苑”大,但内容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造海,周十余里,海中有三座神山,高百余尺,殿堂楼观极多,山水之胜,动植物之多,都是极尽豪华。
唐代时期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为写意山水园阶段。由于石雕工艺日益成熟,宫殿建筑多采用雕栏玉砌,“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官”等都是。当时在西安建有宫苑相结合的“西内”“东内”“美春苑”及山的”“华清富”等,面积虽然都不大,但苑的内容和造园的意境却有了新的发展。华清官至今保存比较完整,以温泉和杨贵妃赐浴华清池的艳事而闻名。
宋代,园林建筑的造型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形成了木构建筑的顶峰时期。对植物的应用已经从经济用途转向注意利用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植物,营造四季不同的观赏效果。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今开封)西北角的著名园林“寿山艮岳”为代表。它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有诗情画意,为我国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宋微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宋元时期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用于造园的石材有了新的突破。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当时长江下游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封建土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这些园林与住宅相连,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多是因阜投山,因洼疏池,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其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在数量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的北京,南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其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如“沧浪亭”“体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皇家园林的建造因此有了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手笔,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中的一些园中园。
在明末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治)。这些园林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为创造手法。园林从游赏向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幕仿自然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意愿的。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揉到一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到了清末,西方各国的商人、传教土、探险家纷纷来到中国。中国的造园手法,尤其是对植物的应用使西方人感到震惊,在西方国家撤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城市园林,主要是皇家宫苑和官宦、富商的宅园,平民百姓能够进人的公共园林,多为寺庙附属庭园。
我国古代的园林是以山水为主的园林,尤其是以湖、池为中心的园林,依山水的木结构建筑以及植物配置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色。而大面积的草地和高大的石质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找不到的。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建设的公园,大都是中西结合的公园,这些公园中引入了供游人休憩的大面积草地。但建筑与水景还是主要沿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